搜索框
点击搜索

你愿意成为高考放榜后智慧农业专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吗?

发布时间:2022-06-28 11:15:18

2022年高考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。近几天,全国各地进入高考“放榜时间”,开始高考志愿填报工作。

高考志愿填报是每个人的重要选择,也是必答题。选专业是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话题之一。

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加快实施,对高端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。报考智慧农业专业,成为高层次农业人才,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选择。

数据显示中国智慧农业急需科技人才。

智慧农业是物联网技术在传统农业中的应用,通过移动平台或计算机平台,利用传感器和软件控制农业生产,使传统农业更加“智能化”。除了精准的感知、控制和决策管理,广义上,智慧农业还包括农业电子商务、食品溯源防伪、农业休闲旅游、农业信息服务等。


智慧农业在中国起步较晚,但发展仍落后于国外。“从生产力、商品、盈利能力和组织方面来看,由于技术设备成本高、市场不成熟、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低等原因,智慧农业还没有真正产业化。


相关数据显示,我国8亿多农民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不到7年。在4.9亿农村劳动力中,只有13%的人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,49%的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,38%的人具有小学以下文化程度。同时,由于我国农业从业人员多为平均年龄50岁左右的农民,知识水平较低,接受高新技术的能力较弱。


因此,智慧农业的发展急需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和科技推广人员。


农业农村部的文件显示,截至“十三五”末,“新农民”的重要代表——返乡创业人员已达1010万人。同时,根据规划,到2050年,这样的人数将达到1500万,也就是说新增农民将达到500万。


发展农业,培养高层次农业人才大有可为。


“智能农业”是一个热门的新专业。2020年2月,教育部首次批准智慧农业专业建设,致力于培养信息技术、农业工程技术等跨学科融合的创新型、复合型人才。


新批准的专业建设是农业科技人才专业化、系统化培养过程中的一个突破,也凸显了不断推进“新农科”建设的发展趋势。


“智慧农业”相关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更多有知识、会应用的“新型农民”,以适应农业数字化、智能化、规模化发展的需要。


近年来,多所高校增设了“智慧农业”相关专业,为考生提供了更多选择。比如中国农业大学增加了智能农业装备工程,华中农业大学增加了智能农业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增加了智能林业和智能水利。


如今,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被逐渐取代,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在其中大行其道。这样的农业大数据不仅有助于深化农业产业融合,推动农业智能化发展,而且对加快数字乡村建设,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。智慧农业背景下,新型农业人才是刚需,如何培养新型农业人才成为关键。


智慧农业可以说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。未来政府和企业都需要大量的相关人才来帮助他们实现智慧农业。


智能农业人才的就业方向


管理类:农业高校、科研院所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、农业企业、国家机关等单位从事教学、科研和管理工作。


科学研究:农业工程设施设备部门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、科技开发园区、规划设计院和科研教学单位的规划、设计、开发、建设、管理、教学或实验研究。


市场:农产品国际贸易与营销,政府部门从事农业管理和农业政策研究,农业公司经营管理,银行、保险、税务等相关工作。


总之,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,离不开智慧农业的引导和推动,离不开青年人才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撑。高校应该在人才培养和产教合作方面多下功夫。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,科研院所和工业企业应采取多种措施培养人才,加强技术培训,广大青年应积极响应号召,投身农村基层建设。


智慧农业相关行业动态